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图书馆 > 公行资料 > 国家的出路

‌5.3.6 文化创新:选人才与用人才,出人才与得人才

栏目:国家的出路|时间:2023-11-10 22:58|人气:64

  ‌六 文化创新:选人才与用人才,出人才与得人才

  

  文化产业与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,当前第四产业存在什么问题?主要有:

  其一,人才与危机。中华民族就是知识民族、文化民族、道德民族,自古就有圣人情结,表明中国历来重视文化和人才作用。在历史上,姜太公、管仲、老子、孔子、墨子、孙子、诸葛亮、李世民、朱元璋、曾国藩、毛泽东等,都有非常精彩而独特的人才理念。正是中华民族注重文化与人才的特点,以“学而优则仕”为原则,中国很早就重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。可以说,中国人迷信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、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千钟粟”的知识魔力久矣。目前,中国所谓“高级人才”数量居全球第一,但却面临着巨大的人才危机。对文化的重视导致了应试教育的盛行,对人才的重视导致了人才泡沫的发生,这是怎样的历史悖论呢?中国有大量的应试型人才,但却缺乏真正的创新型人才,这就是中国人才问题的核心所在。

  中国人才问题主要有四个内容,即如何选人才、如何用人才、如何出人才、如何得人才。

  1.人才的选拔。中国有没有很好的人才标准与选拔制度,可以真正把人才的优劣辨别出来,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呢?表面上有,事实上却没有。由于深受个人名位、清谈误国的儒家官文化思想毒害,目前还是官僚化的“金字塔式”的精英选拔机制,大多数人学习的根本动力,不在于学以成人、学以致用,而在于成名成家、升官发财,因而不惜弄虚作假、自欺欺人。中国很早就有考试作弊、蒙混过关的文人劣根性,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。自从四千年前“家天下”以来,中国始终缺乏为人民“海选”人才的举国体制,真正德才兼备、又红又专的人才总是容易被拒之门外,而一些庸劣之人却可以轻松获得博士、院士、教授、大师等“社会精英”称号。历来以公务员为代表的官本位人才特色,就是这种情况。

  在中国历史上,真正人才被庸劣之人排挤在外,不被当人才对待,长期被压在草根、“屁民”阶层,最终被迫逼上梁山,造反起家,如同天生圣人孙悟空、毛泽东一样,只有自己用实际成果,给自己作一下“人才鉴定”。在远古时期,圣人大公无私,天下为公,为天下选人才是正当的,国家选拔人才是必须的。这说明,后来的人才裙带化、私有化是制度复辟、历史倒退,对国家是没有前途的,也是违背天下道义、不得人心的。

  2.人才的使用。在人类社会上,人才的使用至关重要。在和平时期,选拔人才容易被搞成形式主义,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特权,才有“学必讲师承,言必称西方”、“众人皆有以,我独门无以鄙”的庸劣得势的人才怪圈。有个寓言说,在一个山洞前,兔子敲着电脑键盘,在写一篇科研论文,标题是《论兔子是如何打败狼的》。一只狼路过山洞看见,感觉很奇怪。狼问兔子:“这怎么可能呢?”兔子说:“不信?你进洞去瞧一瞧吧!”狼进洞去了,始终没有出来。傍晚,兔子收拾电脑进洞,狮子正剔着牙缝里的肉渣,对兔子说:“我说过嘛,不管你是谁,关键看你的导师是谁!”

  社会上流行一句顺口溜:“说你行,你就行,不行也行;说你不行,你就不行,行也不行。”社会上优秀的人才上不来,急需的人才用不上,真正的人才闲得慌,那些冒充斯文的商人、官人、庸人、小人、坏人等“伪精英”,却善于利用各种不正当手段,通过结成宗派主义的利益集团、利用教条主义的裙带关系,垄断霸占着社会资源与人才岗位,使优秀的人才被逆向淘汰。不少的新闻战线、高校教师、科研院所等领导岗位及工作人员,完全背离人民立场,在这些领域,极右派的坏人占据主流,极左派的庸人得到实惠,唯独老实人吃亏,也不肯做事了,结果庸劣为祸,泛滥成灾,是有其社会根源的。目前的文化体制改革,依然坚持“一私就灵”的错误方向,是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的,表现为天下无道、无法无天、不可长久。

  3.人才的培养。任何一个头脑健全的人都能想得出,由一群追名逐利、唯利是图的坏人庸才所把持的文化、教育、科研、宣传等领域,怎么可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德才兼备的人才?由院士、教授、大师们带头的胡编乱造、弄虚作假、欺骗天下,怎么能产生出真正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?肯定不会。这样一大群热衷于假冒伪劣、混饭吃的师生队伍,这样一整套习惯于弄虚作假、走过场的考核标准,怎么能够经得住“钱学森之问”的尖锐质疑呢?提问者心急如焚,听话者面不改色,这是中国真正人才难以产生的思想根源。

  钱学森代表人民和历史提出了尖锐问题,但却没有根本解决问题。问题在下面,根子在上面,我们党和政府的教育路线出了大偏差,出了大问题。国务院总理虽然感觉愧疚,教育部官员依然无动于衷,国家领导人们想过怎么解决问题没有?据说,朱镕基在2011年参加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,私下坦言央视新闻在“胡说”,教育部五年规划是“空话”。人民群众已经忍无可忍,发出“不行,滚蛋!”的怒吼,如大雷震轰鸣,如大海水翻滚,世界上风云激荡,国内外人心思变,这种所谓的“中国特色”还能持续多久?

  4.人才的归心。目前中国人才的创新能力不高,“钱学森之问”很说明问题。长期以来,有一个悖论:给钱搞创新的,搞不出什么创新;能搞出创新的,又没什么人给钱。这表明,国内对创新成果的申报与评审机制存在问题。特别是社会上的创新成果,根本就没有渠道或资格去参加评审,创新成果与项目资金成为一部分圈内人的专利,异化成为某些科研单位和管理部门的内部福利。李源潮同志提出要“拴心留人”,是非常及时,也十分紧迫。人才工作真正做好了,就会出现人心所向、天下归心的人才盛况。目前,国内的人才待遇不算太好,但也不算不好,为什么还是出不了什么成果,还有大量的人才外流呢?那是因为国内人才环境不好,评审不公道,待遇不合理,人才不安心。国内人才不断外流,又到海外高薪招聘人才,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。一些人总以为“海归”可以救国,其实也可能亡党亡国。不是包藏祸心,就是政治幼稚。

  单纯的专利制度本身并不是最佳的创新机制。所谓专利,是指通过私有化独占的形式把个人的创新成果加以市场化,由市场因素来选择使用或不使用。个人专利被使用时,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社会的发展;个人专利不被使用时,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发展。那些仰望天空的创新思想,具有重大社会效益,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,却不能申请成为专利,而纯粹由市场来选择的话,就有可能被唯利是图的市场埋没。自发的市场最看重的是经济利益,而不是社会利益。社会效益就是公共事业,必须由国家通过政治来保障。专利私有化与市场片面化,可能严重地阻碍了创新成果的转化,只有共产主义的人民共同制下的共建共享,才是对社会发展最有益的制度,才是人才成长与使用的最佳模式。

  当前,不会选人才、不知用人才、不能出人才、不懂得人才,是造成中国人才危机的关键问题。中国应该充分发挥共产主义的优势,在人才创新、专利制度、社会推广等方面有所作为,做到守土有责,发挥真正人才的优势,为人民服务。

  针对上述问题,纠正措施如下:

  第一,人才根本在于天下道义。对于真正的人才来说,权力和财富虽有力量,唯独天下道义的力量最大。换句话说,真正的人才都是老实人,道义是真正的人才根本。离开了天下道义,真正的人才就会无能为力,他们不会胡说八道、祸害天下,也就无事可做。那些“伪精英”、“假神仙”的牛鬼蛇神、妖魔鬼怪们,到处胡说八道、为非作歹,欺骗群众,鱼肉百姓,它们最渴望天下无道。真正优秀的人才,就是解决困难的问题而出现的,做到从无到有,白手起家,重建家园,发扬光大。真正优秀的人才,从不抱怨国家贫穷,只愿天下有道。

  共产主义,就是天下道义的革命旗帜。助周伐纣,就是知识分子的神圣使命。祖国需要、人民苦难、道义召唤,就是优秀分子的良知,就是卓越领袖的天命。天下有道,共产主义的旗帜高高飘扬,那就是天上日月、人民洪钟、历史巨响,即使再苦再累的待遇与环境,比如周文王时代的西歧、毛泽东时代的延安,真正优秀的人才都会自动自发,行动起来,天下人心向着神圣道义集合,人民群众向着革命圣地奔跑,最终形成排山倒海、扭转乾坤、势不可挡的革命力量。只有道法自然的共产主义,才能最大地选人才、用人才、出人才、得人才。

  第二,关于人才的识别使用。老子说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这个观念在《西游记》中,表现为一种合理的人才识别与制度安排。具体地说:同样是做唐僧的徒弟为人民服务,如孙悟空一样的文化型圣人,他们大都是老实人,自然守中,德才兼备,大公无私,善识妖魔,就要大胆使用,要让他们做“一把手”。如猪八戒一样的经济型能人,有才缺德,自私自利,容易为非作歹,就要限制使用,防止极右思潮泛滥,可做参谋副手等智囊类工作,切不可出任“一把人”。如沙悟净一样的政治型君子,有德缺才,他们大多数忠诚可靠,原则性强,廉洁奉公,就要培养使用,防止极左思想泛滥,可从事组织、纪检、行政等执行类工作,不宜做主要领导。对白龙马一样的文艺类名人,虽缺才缺德,却能言善辩,大多数心浮气躁,眼高手低,要注意正确引导、管制使用,可从事新闻、宣传、外交等推广类工作,严加管制。

  唐僧代表着人民群众,代表天下老百姓,是天下人才的直接师傅,是公共事业的最大领导,但却不是在前台决策执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。对于老百姓,只有一个办法,让做文化的孙悟空为他领路,让做经济的猪八戒为他牵马,让做政治的沙和尚为他挑担,让做文艺的白龙马为他加油鼓劲,毕竟路还得自己走!一句话,让所有的人才,都为老百姓的共产主义事业服务。只有这样,使各类人才配置科学、分工合理、本末有序、相互协作、诚实无欺,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向着实现人民幸福、天下太平的共产主义共同前进。

  第三,真正为人民选才,就是为党选才。选拔始终具有人民立场、社会用得着的有用人才,为国家选才,为天下选人才,及时吸收入党。以天下道义和人民立场为根本准则,以个人意愿与实际成果为最终依据,为人民选人才,唯德高才优者居之。不要只看资格、文凭与口头如何,更要坚持用实际成果作为衡量人才的最高标准。人才以党和人民实用为主,不要搞求全责备。要在参加集体就业的实践人群中,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人才、培养人才、选拔人才、激励人才。要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环境,才能使全社会的人才安心、天下归心。

  人才工作的核心问题,就是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出来当领导、当“一把手”的问题。真正优秀的人才,就是开路先锋,就是指挥家,就是领路人。对于“一把手”的人选,用孙悟空、猪八戒、沙和尚、白龙马,结果肯定不一样。毛泽东坚持以德治国,使用有德缺才的沙和尚当“一把手”,结果在“两个凡是”中被彻底否定;邓小平坚持依法治国,采用有才缺德的猪八戒当“一把手”,结果在改革风波中差点亡党亡国。在那些特殊时期,天下真无德才兼备的孙悟空吗?非也!只在于从领导人身边圈子内选人,在贪官中选官,在庸才中选才,没有真正为人民选人才。建立国家人才的“海选”模式,根本任务就是寻找文化理论的孙悟空,培养更多的以身行道的孙行者。因此,由唐僧出面,选拔保护自己到西天取经的“领路人”,不是猪八戒、沙和尚、白龙马,而是自我觉悟、独立思考的孙悟空。只有这样的人民领袖,才是真正合格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。

  第四,建立国家人才储备制度。在当代中国,寻找德才兼备的理论人才,寻找真正坚持科学发展观实践的优秀人才,让孙行者这样的老实人出任主要领导岗位,做高校、新闻、党校等各行各业的主要领导和学术带头人,主持党政做实事,为党和人民做成几件大事。这种国家人才的“海选”模式,就是最有效的人民民主制度,它不同于西方民主的一次性选举国家最高领导人,而是分多次为党和人民选拔、培养、锻练、考察、储备高级干部,最终进入国家领导人的合格接班人名单。根据当代中国的政治国情,国家领导人两届十年为一代,这是可取的。

  国家人才储备制度,可概括成“用一代、试二代、选三代”,它适合于中国社会各领域,包括党、政、军、企事业单位、高校等领域。比如,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常委,一般任期为10年,约有30人规模,称为用一代;省市主要领导及部委领导,考察试用期为10年,约有300人规模,称为试二代;以下的基层及单位主要领导等,通过党内外“海选”的选拔方式,在全社会公开选拔出来,不限本人此前的资格职业身份等,进行10年左右的使用培养,约有3000人规模,称为选三代。因此,一名优秀的国家人才,必须是具有理论素质的德才兼备的老实人,从民间到庙堂,要经历10~20年的培养考察期,每时每刻都不可懈怠,都要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考核。

  为防止国家政权交接班出现不必要震荡,即使最优秀的人才,也必须经历10年的“试二代”实际培养考察期,才能进入“用一代”的圈子。国家人才坚持可上可下,可进可退。对于考察不合格的,应及时退出让位,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补位。即使在“用一代”任期内,也要依据天下道义和人民立场为准则,由全国党代会和全国人大决议取舍进退。只有合格的国家领导人,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过渡与可持续发展,才能真正担负起天下的重任,才能对党和人民的使命负责,才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负责,国家才能长治久安,人民才能安居乐业。

  第五,建立人才成果评审与转化机制。由国家设立科研成果发展与奖励基金。可建立风险投资与成果奖励的管理制度:一是对全社会都是开放的,创新成果项目不能搞成内部福利;二是对有前途的项目,前期可投少量的资金启动,通过对其敬业态度、实际过程和成果考核达到合格的,在中后期追加投资资助完成项目;三是对有重大价值的成果,即使前期没有被列入风险投资助项目的,也可以凭中后期实际成果申请资金。要向取得实际创新成果的个人倾斜,绝对不可设置门坎加以歧视或排斥。必须设置高压线和雷区,对于目前科研项目资金中高发的腐败现象,要严加惩处,碰着必亡。

  建立共产主义成果转化机制,实现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优越的全面快速发展。对于国计民生有重大价值的专利,要通过国家购买或奖励个人、由国家控股企业实施、效果好的由国家强制更新、技术推广的方式,充分学习毛泽东时代摸索出来的“比学赶帮、多快好省”的好经验、好办法,实现全民族共同参与的科学技术创新。此事宜由党中央统一领导、中央部委统筹安排落实。事实上,党中央的核心任务,不是与政府争管经济,而是如何选用人才、管好政府官员,争取得百姓之心,得天下人才之心,这是实现中国社会和谐稳定、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,是实现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,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。

0
0

  


老子大学(共产主义ABC) www.gczyabc.cn  网站地图 毛泽东人民大学(兴国网)
电话:15998980906 地址: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邮箱:241839300@qq.com